“家人們,小香給大家帶來這款沉香精油,包裝典雅精致,香韻悠長,細品能感受到花香、果香、乳香……”近日,在儋州市南豐鎮沉香產業園的加工車間里,幾個年輕人正進行直播,向網友介紹沉香精油。
88元的沉香茶葉,39元的沉香溫灸貼,198元的沉香車載香薰……相比于印象中的“天價”沉香,“平易近人”的沉香產品價格吸引了許多網友下單選購。
產量更大:
白木香變奇楠香
物以稀為貴,產量稀少是導致沉香高價的原因之一。儋州市那大沉香研究院(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那大沉香研究院)負責人閆斌說,一棵正常生長的沉香樹并不會產生沉香,只有在受到外部傷害后,其內部才會生成黑褐色的樹脂,含有這些樹脂的木材便被稱為沉香。在自然狀態下,這些樹脂需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結香,也就是說,一棵沉香樹可能經過了數十個年頭,才長出些許沉香。
“2006年我來海南出差,第一次接觸到沉香,感覺特別好聞。”說起種植沉香的契機,閆斌回憶道,當時,市面上的沉香品種多是傳統的白木香,需要10年至15年才能采香,投入回報周期太長。雖然市場價高,但產量低,并不適合產業化種植。
2015年,閆斌聽說廣東出現了一種名叫“奇楠”的沉香樹品種,種下3年就能人工造香。“這個消息讓我很心動,但當時這個品種太新,海南幾乎沒人敢種。”閆斌說,他大膽引入新品種規模化種植,在南豐鎮油文村的一片土地上種下了600畝共8萬多株的奇楠沉香。
“人工種植的奇楠樹,3年造香5年結香,一棵奇楠樹一生可結香500克。”閆斌說,將結香慢、產量小的白木香換成結香快、產量大的奇楠香是沉香制品得以平民化的重要原因。“種植奇楠香后,每年產值至少有一兩千萬元,明年有望能達到5000萬元。”閆斌說。
形式更多樣:
把沉香加工成快消品
在沉香展館,沉香精油、沉香茶、沉香手串、沉香線香等琳瑯滿目的沉香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這個溫灸貼是混合了艾草和沉香,一盒39元,有12片;這個微煙小懸灸一盒118元,有12罐……”“大塊沉香價格昂貴,很多人只是聽過沒用過,現在我們用少量沉香來開發這些價格相對親民的沉香產品,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體會到沉香的功效。”閆斌說,“不管怎么宣傳沉香的好處,老百姓如果買不起,他就永遠感受不到,所以我們要把沉香加工成快消品、日用品,讓它‘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們也在緊跟潮流,把直播帶貨做起來,讓各地的網民知道那大沉香。”那大沉香研究院的運營經理孟丹介紹,“我們還開設了淘寶店、小程序,大家可以在網上買到我們的沉香產品。”
雖然開辟了線上商場,閆斌還是將市場重心放在線下門店上。“沉香的魅力在于它的味道,線上大家聞不到,還得靠線下的體驗。”為了讓更多人能夠感受沉香的魅力,閆斌帶著沉香及其制品跑遍了各種展會,并在機場、旅游景點、酒店開設沉香體驗專柜。“這些沉香日用品比大塊沉香實用,顧客如果在酒店專柜購買了無火線香,拿到房間里就能用。”閆斌說。
閆斌還告訴記者,除了將沉香加工成日用品,他還在謀劃著推動沉香旅游。“沉香種植基地正在申報海南省四椰級鄉村旅游點,目前初評已經通過。”閆斌說,“未來我們打算發展研學、團建、農家樂等,把更多游客引進來,讓更多人了解沉香、使用沉香。”
前景更廣闊:
單打獨斗 變抱團生財
沉香產業的發展近年來被納入海南省的發展規劃中,沉香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2020年6月,海南省農業農村廳批復了省域范圍內的兩個沉香產業小鎮,由那大沉香研究院做主體建設單位的南豐沉香產業小鎮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9月,為了發展壯大海南沉香產業,省科技廳聯合省林業局印發《海南省沉香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規劃(2023—2030年)》,提出將圍繞“兩基地、兩中心、一模式”總體布局海南沉香產業發展,即打造“國際優質沉香原料基地、國際沉香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國際沉香研發中心、國際沉香貿易中心、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
南豐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推動沉香產業發展,南豐沉香產業小鎮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助推三產融合。
在政府的推動下,閆斌帶領周邊村莊的村民共同建立了沉香專業合作社,向周邊村民發放沉香苗,帶動其一起種植。“目前我們已經向南豐鎮的油文村和油麻村109戶村民發放了17.5萬株苗,未來打算發到20萬株。”閆斌介紹,公司與村民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通過“合作社+集體+農戶”的模式,推動農戶增收,帶動當地鄉村振興。
此外,沉香種植基地目前為止共吸收周邊閑散農戶2萬多人次,向臨時工發放勞務費共計350萬元,吸收50余人做長期工人,該類薪酬發放已達600余萬元。
望著郁郁蔥蔥的奇楠林,閆斌告訴記者,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讓“一片萬錢”的海南沉香變得平民化。
本文Hash:bfe6fd94731e53b1de90d6cb7a83184f15d194d4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