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粉烹飪技藝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瓊式月餅制作技藝海鹽曬制技藝……
近年來海南不少美食制作技藝入選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這些非遺美食承載著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和煙火氣也是金光閃閃的旅游名片。
許多海南人的一天是從一碗粉開始在睡意朦朧的早晨呲溜呲溜地嗦完一碗熱氣騰騰的粉整個人都熨帖了
國慶假期小編為你準備了一份入選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的海南美食清單。
游客進店
01海南非遺好味道“出圈”
在游客心中,每一座城市都有味道標識。例如,說起北京,人們會想到嫩滑的烤鴨;聊到長沙,會想到香辣的小炒肉;提起重慶,會想到滾著紅油的火鍋;談到廣西,會回味帶點酸辣的螺螄粉……
而在各地的特色美食中,凝結著歷史文化和傳統技藝的非遺美食,無疑是最具代表性和辨識度的。
來海南,怎么能不嘗一嘗海南的粉,海南的粉種類眾多,包括海南粉、后安粉、抱羅粉、陵水酸粉、儋州米爛等。
源自文昌市抱羅鎮的抱羅粉,乍看與我國湖南、江西等地的米線有點相似,但口感更為細膩。不僅在文昌,在海南的海口、三亞等城市,你只要走進街頭巷尾的早餐店,基本上都可以吃到抱羅粉。
一碗腌好的抱羅粉,撒上些牛肉絲、花生、酸菜、脆面片、香菜等配料,用筷子攪拌兩下吃一口,口齒留香。
港門粉因來自三亞市崖州區寧遠河入海口的港門村而得名,這里的村民靠出海捕魚維持生計。幾乎餐餐不離海鮮的港門人,靈機一動將海鮮與常吃的米粉結合起來,用蝦米、魷魚絲等做港門粉,讓誕生于小漁村的這碗粉有了來自大海的咸鮮滋味。
近幾年,城市漫步等新潮的旅游方式迭出,許多游客把打卡海南非遺美食店鋪納入旅行計劃。
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文教路等地,經常有外地游客坐在路邊小店里吃陵水酸粉,不少人還把吃酸粉的圖片和視頻發布在微信朋友圈里。與其他海南的粉不同的是,陵水酸粉的鹵汁帶有明顯的甜酸味,吃起來開胃可口。
傳承手藝
02、留住海南非遺老味道
說起海南人記憶中的月餅,一定
是既酥又香的瓊式月餅。它融合了廣式月餅糖漿皮的“軟”和蘇式月餅油酥心的“酥”,又經過長期改進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色:松、酥、軟。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中秋節和家人分享一塊皮軟餡酥的瓊式月餅,是很多海南人美好的童年回憶。所以這門手藝可不能丟了,一定要傳下去。”瓊式月餅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符志仁說。
篩攪面粉、擦油酥、拌糖漿、揪劑子、疊餅皮、壓膜成胚、入爐烘烤……目前,機械化生產正加快普及,但海南仍有月餅生產廠家(工坊)堅持手工制作瓊式月餅,延續經典味道。
守一方天地,傳一項技藝。守住非遺美食的老味道,離不開非遺傳承人的堅守。
在海口市龍華區遵譚鎮,土法制糖技藝傳承人吳奇珍雖已年過六旬,仍在生產一線忙碌。30多年來,他堅持采用傳統工藝制糖,留住了“奇珍制糖”這塊老牌子。“糖廠開業以來,很少漲價,就是想讓鄉親們都吃到我們的好糖,也希望兒子孫子能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吳奇珍說。
2009年,土法制糖技藝入選第三批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3年,儋州女孩吳少玉放棄在上海的事業,回到家鄉學蘭村與父親一起籌建傳統制糖體驗基地,傳承土法制糖技藝。10年來,吳少玉一心撲在技術攻堅上,為做好一塊糖花了很多精力。
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符之望,在文昌有自己的養殖基地。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用祖輩摸索出來的方法養文昌雞,即用米糠、花生餅、地瓜等農家飼料散養120天后,再籠養60天育肥,以提升雞肉品質。
創新形式
03、非遺美食迎來第二春
在傳承古老技藝的基礎上,也有不少企業和非遺傳承人,挖掘海南非遺美食內涵,創新非遺美食產品形式,迎合年輕人口味,搶占市場先機。
海南一些月餅生產企業,將本地食材融入瓊式月餅餡料,讓老款月餅有了新味道。比如,澄邁產咖啡,于是當地就有咖啡味的月餅;儋州中和鎮的企業將辣木葉作為月餅的餡料原料;瓊海的美食達人洗凈攪碎雞屎藤葉和面,制作口味獨特的雞屎藤月餅……
文昌雞是海南特色禽類品種,已有400多年的養殖歷史。近年來,“創新”二字在文昌雞加工制作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海南的廚師們鉆研新的烹飪方法,推出沙姜文昌雞、椰香文昌雞、荷香文昌雞、水果脆爽雞粒等文昌雞新菜。部分食品加工企業將鹽焗文昌雞等制作成真空包裝食品,方便游客攜帶。不久前,文昌雞還搭上了順德預制菜產業“快車”,目前已有企業嘗試生產文昌雞預制菜。
曬鹽是一門古老的技藝,鶯歌海老鹽曬制技藝已于2022年入選第五批樂東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一把老鹽,能有何作為?答案是:鹽飲料+鹽旅游。
目前,海南已有許多飲料連鎖店推出老鹽系列飲料,比如由新鮮水果和老鹽“混搭”的老鹽檸檬水、老鹽菠蘿水、老鹽葡萄汁等,還有企業研發了更有利于物流運輸和線上交易的老鹽凍干水果茶。
旅游方面,鶯歌海鹽場借助“鹽產品+鹽文化”兩條腿走路,吸引年輕游客到鹽田附近觀光、拍照,成為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的人氣景點。
海南美食類非遺項目一覽
國家級
曬鹽技藝(海鹽曬制技藝)
2008年入選
省級
海南粉烹飪技藝
2009年入選
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
2009年入選
土法制糖技藝
2009年入選
鹿龜酒釀泡技藝
2012年入選
瓊式月餅制作技藝
2017年入選
福山咖啡焙炒技藝
2017年入選
黎族酉并(biang第四聲)酒
2017年入選
市縣級
儋州米爛制作技藝
2020年入選
儋州雞屎藤饃制作技藝
2020年入選
儋州中和香糕制作技藝
2020年入選
儋州紅魚干曬制技藝
2022年入選
儋州東坡肉烹飪技藝
2022年入選
定安粽子傳統烹飪技藝
2009年入選
定安菜包飯制作技藝
2022年入選
萬寧東山羊養殖與烹調技藝
2021年入選
樂東鶯歌海老鹽曬制技藝
2022年入選
樂東黎族哈方言山欄酒釀造技藝
2022年入選
三亞崖州扁豆醬制作技藝
2020年入選
三亞港門粉制作技藝
2023年入選
白沙黎族酸魚酸肉制作技藝
2016年入選
文昌抱羅粉制作技藝
2011年入選
文昌錦山牛肉干制作技藝
2011年入選
本文Hash:8208e93972008f5bc3ed4de158eeaa12a1ac2b5e
聲明:此文由 如意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