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7年至1100年,蘇東坡謫居海南三年。期間,他講學布道、施教為民,開啟了瓊州人文之盛,為海南留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跨越近千年的時光,如今,他以別樣的方式回到“茲游奇絕冠平生”的“第二故鄉”。
10月18日,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在海南省委黨校開館。作為國內第一家以“東坡”為主題的圖書館,它填補了該領域專業圖書館的空白。東坡主題圖書館都收藏了哪些珍貴古籍、文獻?背后有著怎樣的文化傳承故事?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帶您一起探尋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的文化寶藏。
館藏之光 重量級藏品揭秘
來到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一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坡居士的雕像。他正身而坐,目視前方,一手置于膝前,一手垂地,仿佛穿越時光,來到現代,與來訪者對話。
東坡身后是《北游貼》《東武帖》《渡海貼》書影。借助現代技術,這三件稀世尺牘以書影形式呈現,讓更多人領略到東坡古韻盎然的筆墨風采。
穿過用東坡詩詞裝飾的走廊,來到二樓藏書館。在這里,讀者可以看到蘇軾書《興龍節碑》清拓本、東坡書《花蕊夫人宮詞》明拓本等。“這些都是當時蘇軾真跡的拓本,很珍貴。”海南大學海南省東坡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副研究員王睿表示。其中,東坡書《花蕊夫人宮詞》首卷明拓本藏于數字館,該卷長5米,初雖為破本殘拓,但紙墨精良,字跡清晰。除了實物,讀者還可通過該卷的電子圖像欣賞東坡小楷魅力,只見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可謂“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居瓊短短三年,蘇東坡與海南結下不解之緣。記者發現,東坡與海南相關的作品、典籍成為海南東坡圖書館的重量級藏品。
嘉慶刻本《東坡書傳》被擺放在顯眼位置。“蘇東坡在海南儋州完成了‘海南三書’的創作,他自認為是一生著述的最大成就,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海南師范大學教授阮忠介紹。其中,《東坡易傳》《論語說》主要撰述于蘇軾居黃州時期,來海南后進行修改完善,而《東坡書傳》則在海南完成。
《蘇文忠公海外集》也吸引大家目光。“這兩冊書是東坡在海南居住期間創作的所有作品的集合。”王睿說,該海外集從宋代逐步流傳下來,經過宋元明清一代代人的不斷努力,于清代由海南人王時宇編成最后的合集。該館展出的兩卷 《蘇文忠公海外集》,是民國時期海南文獻學家王國憲等以王時宇編寫的合集為底本整理,由海南書局出版的鉛印本。
“《東坡書傳》和《蘇文忠公海外集》,雖然作為文物年代不算太久,卻是我們了解東坡、了解海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文獻價值非常高。”王睿說。
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不僅收錄了國內外與東坡相關的古籍文獻、經典著作、研究成果、期刊報紙等資料,還收錄了與東坡相關的繪畫、書法等文獻,為東坡文化專業研究者提供一個綜合性的資料寶庫。
目前,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在館藏書總量達9036冊,除常見的三蘇詩、文、詞集之外,該圖書館還藏有《蘇東坡集版本叢刊》《蘇軾著作版本集成》《蘇軾書法全集》《蘇門四學士著作合刊》《宋代詔令全集》《宋代傳狀碑志集成》《宋代序跋全編》《全宋筆記》《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等。另有一些與東坡文化有關的古代歷史、文學著作及現當代學者的蘇軾研究專著。
文化傳承 收藏家組團捐贈
海南東坡圖書館自籌建以? ?,得到社會組織、收藏名家等的熱情關懷和支持。海南出版社、《巴蜀全書》編纂組及東坡文化愛好者等捐贈或委托管理的東坡圖書、文物,極大地豐富了館藏資源的多樣性與珍貴性。
收藏家王富龍一口氣向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捐贈了3套書——嘉慶刻本《東坡書傳》、道光三蘇祠刻本《東坡全集》、明代汲古閣《東坡題跋》。“這些書都來自省外,我收藏了多年,一直很珍視。”王富龍表示,東坡與海南的故事讓他感動,將這些書捐贈到這里,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為了更好地臨摹東坡書法,30年來,王富龍一直熱衷收集東坡典籍文獻,期間,他結識了國內不少收藏名家。今年2月初,當聽說海南要籌建東坡主題圖書館,王富龍異常興奮,他主動發動10位收藏界朋友組團慷慨捐贈。“好東西就要分享出來,讓更多人看到。”王富龍希望更多人通過這些藏品了解東坡、了解海南。
浙江省古典文獻研究會會長金亮捐贈了《蘇文忠公詩合注》一套,系清光緒甲午春粵東文英閣重校刊本。“我特意托朋友找到這套書捐獻給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金亮表示,東坡文化延續千年,影響廣泛,目前,他在四處尋找其他東坡文獻,若有幸得之,他也將毫不猶豫捐給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
收藏家任國輝則捐贈了自己收藏10年的乾隆刻本《東坡遺意》一套。這是明代學者顧子方和鄒公履模仿東坡草書的書帖,亦十分珍貴。
《東坡先生志林集》五卷及陶湘精影宋刻《百川學海》本由收藏家劉禹捐贈。其中,《百川學海》為陶湘精影宋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叢書之一,收錄歷代典籍百種之多,含東坡先生的作品。
古籍散頁、圖文像、文物印章……社會組織和收藏愛好者們捐獻或委托了各式各樣的與東坡有關的文物或藏品。“來自全國各地的古籍收藏家捐獻東坡文獻,其中以清朝文獻為主,對于海南學者研究東坡文化,包括東坡文化的歷史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阮忠表示。
數字賦能 跨時空對話東坡
當東坡文化跨越近千年的時空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數字館給出答案。
在超大屏幕上“參觀”蘇軾及其“朋友圈”的真跡作品;通過電子圖書瀑布流,一鍵閱讀《東坡傳》;通過電子閱覽透明屏,交互閱讀《宋刻東坡集》實物及電子圖文……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數字館已見雛形。
進入該館,首先看到一個10多平米的超大互動魔屏,在這里,讀者可以查看東坡真跡《題王詵詩詞帖》頁、黃庭堅真跡《惟清道人帖》、米芾真跡《道林詩帖》等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級”一級甲等文物。點擊屏幕中間的放大鏡,各作品的細節清晰呈現。通過該互動魔屏還可以一鍵查詢蘇軾的“朋友圈”。蘇洵、蘇轍、王安石、歐陽修、張中、黎子云、姜唐佐……點擊一個個歷史人物的頭像,便可輕松查看其簡介等。
互動魔屏對面有多個電子閱覽屏。《蘇軾評傳》《詩酒趁年華:蘇軾傳》《蘇東坡文人畫思想研究》《一念桃花源:蘇東坡與陶淵明的靈魂對話》……20多個版本的蘇軾傳或蘇軾研究讀本匯集于此。
“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二期數字館建設正在積極推進,未來館藏電子圖書數量將逐步增加,累積至10萬冊以上。”海南省委黨校圖書館館長柏本豪介紹,未來,數字館全面建成后,現有的館藏圖書、珍貴的書法與繪畫作品等將全部以數字化形式保存并展示,與東坡文化活動緊密相關的視頻資料等也將在數字館永久保存并廣泛傳播。? ??時,讀者可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實現圖書、藝術作品及視頻內容的在線借閱與瀏覽,極大地拓寬東坡文化的傳播渠道。
“圖書館還將定期舉辦東坡文化講座、研討會、展覽等活動,促進學術交流,弘揚東坡文化。”柏本豪表示,未來,海南東坡主題圖書館將被打造成為傳承東坡文化、展示海南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本文Hash:1516d26cf7e85e344e7fda12a936e7bb32e96ce2
聲明:此文由 如意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