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的米倉山景區,近期正處于紅葉的最佳觀賞期。10月21日,該景區因超負荷接待游客,導致數千游客夜間滯留山上,引發廣泛關注。
米倉山景區游客滯留事件并非個例。今年1月1日,河南老君山景區因雪天路滑,游人太多,導致交通擁堵,大量游客滯留;8月13日,山西忻州寧武縣蘆芽山風景名勝區因排隊上山的人太多,大量游客等在門口暴曬數小時;10月14日,武漢歡樂谷出現大量游客滯留,大批游客高喊“退票”……游客滯留景區,這其中固然有旅游旺季、觀景盛期客流激增,景區不堪重負的客觀原因,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部分景區在客流管理上存在問題,隱藏了不少安全隱患,應引起反思。
大量游客在景區滯留,不僅讓游客的旅游體驗大打折扣,給景區的管理和維護帶來壓力,還可能危及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景區應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做好預判,控制客流人數,以免出現意外情況。對此,國家法律早有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景區接待旅游者不得超過景區主管部門核定的最大承載量。然而,從眾多游客滯留事件中可以看出,不少景區并未重視這一項工作,缺少應對特殊時期客流量驟增的辦法措施。就拿米倉山景區來說,景區明知觀景盛期游客必然會激增,為何不提前按照相關規定采取限流措施?為何不做好交通保障?雖然景區事后已經誠懇說明情況并向游客致歉,但游客被影響的心情、景區被破壞的形象短時間內很難挽回。
米倉山景區游客滯留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旅游市場火爆的背后,是景區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的亟待提升。近年來,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持續火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節假日出游,享受美好的休閑時光。然而,隨之而來的游客管理、交通、安全等問題也亟需解決。面對日益增長的游客需求,景區應綜合考慮各種要素,提前預判各種情況,增強軟、硬件設施建設,提高運力保障能力,嚴格落實預約、錯峰、限流措施,完善預警機制,做好客流管理。同時,還可加強與游客的溝通和引導,通過設置提示牌、廣播等方式,及時向游客傳遞景區人流信息,并暢通咨詢、投訴等服務渠道,引導游客合理安排游覽行程,確保游客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
旅游管理部門也應加強對旅游景區的監管力度,統籌規劃旅游資源,建立公開透明的預警機制,及時通報重點景區的客流量,加強景區的安全管理。此外,還可以通過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和線路,引導游客預約出游、錯峰出游,分散游客流量,減輕熱門景區的壓力。
做好景區客流量管理并不是一件技術難度很大的事情,貴在用心、用情。景區管理者唯有多從游客的角度考慮問題,適當放棄一些門票收益,做好客流量管理,才能盡可能減少滯留事故,提高游客體驗,用優質服務換取長期的“留量”,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美好的旅游時光。
本文Hash:749f6aca3b3055c96d366d629702354756514f58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