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歷時兩年修繕改造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重新對外開放。為展現紅色娘子軍的光輝形象,增加紀念園的紅色文化氛圍,我省相關部門邀請知名藝術家創作了一批新雕塑置于園中。這些紅色娘子軍主題新雕塑的設計創作有何考量,我們一起來了解。
《曙光》雕塑:以獨立頭像的方式呈現
悠悠萬泉河,汩汩向東流。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和平廣場正中央,有一抹格外醒目的紅——這是一座名為《曙光》的人物雕塑。這座雕塑展現了一位紅色娘子軍的形象,微風吹動她的頭發,帽上的五角星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她的目光堅毅而果敢。
這座高達5.5米的雕塑由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于世宏團隊創作。2020年,于世宏受邀為海南省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創作主題雕塑,經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兩輪評審,他的方案脫穎而出,獲準實施。
于世宏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按照計劃,該雕塑放置于和平廣場中央,要求將紅色娘子軍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精神品格展現出來,同時與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的環境有機融合,對參觀者起到一種鼓舞引導的作用。對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難度不小的挑戰。
“當時,我從海南省委宣傳部得知,主題雕塑的背后還將設置一組講述紅色娘子軍故事的群雕,因此,在設計主題雕塑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雕塑主題更加鮮明,內涵更加豐富,并且不與后面的群雕內容重復?!庇谑篮暾f,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思考,他決定以獨立頭像的方式呈現,讓雕塑更簡潔、更大方、更有沖擊力。
確定了整體的形式,如何刻畫人物相貌以呈現紅色娘子軍的形象成了第二個難點。2021年初,于世宏帶著團隊來到瓊海,在實地走訪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的過程中,他留意到園內綠樹很多,為了讓雕塑與綠樹相互映襯,他選擇了顏色較好把握的銅質用于雕塑創作?!般~的顏色和質感也能更好地展現作品的歷史性?!庇谑篮暾f。
于世宏還去瓊海街頭漫步,并隨手拍了許多當地婦女工作生活的照片。“這些照片是我們創作人物形象的依據?!痹谡J真分析總結當地婦女的外貌特征后,經多次修改設計稿,于世宏最終創作出了一座兼具地域特色和藝術美感的紅色娘子軍雕塑。
談及為什么要將雕塑命名為“曙光”,于世宏說,“60后”這一代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在查閱史料和創作的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紅色娘子軍的戰斗,就像黎明時的曙光,“是最困難的時候,但充滿希望”。
“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要服務于社會?!痹谟谑篮昕磥恚谌f泉河畔,紅色娘子軍的故鄉立起這樣一座紅色題材雕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希望《曙光》可以令人過目不忘、直抵心靈,具備鼓舞人心的力量。希望這座雕塑可以表達當地人對革命先輩的緬懷之情,同時提醒人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紀念群雕:兼具寫實性和象征性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這首耳熟能詳的《娘子軍軍歌》唱出了紅色娘子軍的精神氣質,而矗立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里的紅色娘子軍紀念群雕,正是對歌詞的生動注解。
這組紅色娘子軍紀念群雕由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油畫雕塑創作中心主任、上海美術學院教授張海平創作,采用敘述性的表現方式刻畫紅色娘子軍英勇戰斗、艱苦生活、刻苦訓練及軍民魚水情等場景。
“這? ?雕塑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兼具寫實性和象征性的造型語言,以圓雕、浮雕相結合的藝術手法,表現紅色娘子軍同舊勢力頑強斗爭的場景。”張海平介紹,群雕的背景浮雕,運用幾何形式現代藝術語言塑造象征革命旗幟的抽象造型。
走近觀看這組群雕,你會有更貼切的感受。在“英勇戰斗”主題雕塑里,八位女戰士,或射擊,或搖旗,或吹號,展示了當年紅色娘子軍戰斗的場景。但僅憑這些人物動作還不足以準確傳遞出紅色娘子軍的身份信息,如何告訴觀眾這些女戰士的地域屬性?從雕塑的背景里可以找到答案——群雕背景抽象的幾何形旗幟上,淺刻著瓊海的萬泉河,這是紅色娘子軍曾經生活戰斗過的地方,與旗幟下方的海南植物融為一體,體現了海南的風貌特征。
在“艱苦生活”主題雕塑里,張海平刻畫了紅色娘子軍理發、縫補衣服、舂米等場景,雕塑背景里有芭蕉樹。為何融入芭蕉樹元素?張海平說,芭蕉樹是海南常見的熱帶作物,除了反映地理信息,也希望通過呈現芭蕉含苞結果的景象,傳遞出革命苦盡甘來、終結碩果的寓意。
這組紀念群雕不僅傳遞了歷史信息、塑造了人物形象,也將為紀念園工作人員講解紅色娘子軍故事、觀眾了解紅色娘子軍生活戰斗經歷提供具體的、可視化的藝術載體。
今年3月,得知修繕改造后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將重新開園,正在海外訪學的張海平立即協調團隊將紅色娘子軍紀念群雕運至海南。為確保安裝順利,張海平特地從海外飛回海南,在安裝現場提供技術指導?!?月海南已經比較熱了,安裝團隊每天都起個大早開始工作,以避開高溫時段,我們花了半個月時間安裝好了這組群雕?!被叵肫鸬袼軓臒o到有的過程,張海平十分感慨。
“紅色娘子軍是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我們這一輩人對紅色娘子軍的感情很深?!睆埡F秸f,如今,硝煙早已散去,但紅色娘子軍仍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希望通過創作這組群雕,為人們探尋紅色娘子軍的歷史和精神留下一個生動的注解。
鏈接
其他紅色娘子軍雕塑
嘉積紅色娘子軍雕像
瓊海市嘉積鎮南門街心公園內,靜靜佇立著一座身高2米、身圍1.5米的花崗巖雕像。雕像中,一位英姿颯爽的紅色娘子軍女戰士腳穿草鞋,挎著步槍,昂首向前,堅毅地望向遠方。這是瓊海建造時間較早、最為經典的紅色娘子軍雕像之一。
陽江紅色娘子軍群塑
在瓊海市陽江鎮墟東坡廣場,有一座古銅色的紅色娘子軍群塑,其塑像重約1.5噸,塑像及基座高7.1米。群雕由3名娘子軍戰士組成,她們有的手握軍旗,有的端著鋼槍,這般昂揚向上的女子形象,生動展現了紅色娘子軍英勇奮戰、不畏艱難的氣魄。這座群雕是陽江鎮的地標之一。
本文Hash:a09770c302d05104454832d1ec9a75ccb8455431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