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3中國夜間經濟論壇”在三亞舉辦。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作《夜間旅游從何時來?到哪里去?》主題演講。論壇期間,戴斌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海南發展夜經濟有很多獨特優勢,其中,資源是海南發展夜經濟最大優勢。
“地處熱帶地區,海南夜里時間比較長,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氣候都比較適宜于人們夜間的休閑和旅游,資源是海南發展夜經濟的最大優勢。”戴斌表示,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海南旅游商業環境和公共服務趨于成熟,有助于提供高品質的夜間旅游消費產品。
近年來,各級政府加速出臺夜間經濟的促進政策,加快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
“隨著城市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游客和居民關于晝夜的心理感知發生了巨大變化,夜間文化休閑和旅游消費的需求開始被喚醒、被滿足、被創造。”戴斌說,在消費、投資和政策的共同推動下,旅游活動時間得到有效延展,18時至22時被稱為夜間經濟的“黃金四小時”。旅游休閑空間得到有效拓展、消費場景持續豐富,除KTV、餐飲、購物外,還有沉浸式演藝、劇本秀、光影秀、音樂節、livehouse等新的體驗項目。
戴斌說,推動夜間旅游消費,民有所呼,政必有應。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首次提出發展夜間經濟,要求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有序發展夜間經濟,并對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配套服務設施、延時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從食品、體育多維度推動夜間消費潛力挖掘和市場拓展。
當前,三亞加快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夜經濟蓬勃發展,并躋身“2023夜間經濟十大新銳城市”。下一步,三亞夜經濟如何更好發展?
戴斌給出兩個建議:一是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二是文化休閑和高品質的娛樂購物體驗需要進一步提升,希望三亞著眼于游客需求,大力開發文化休閑產品,打造更多精品夜間消費場景。
本文Hash:ffbf9bdcd680342969a1a48945acc1170187c4a9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