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9時30分,暴雨停歇,海口市民張女士抓緊時間來到家附近的菜籃子社區平價菜店瓊苑店購買蔬菜。
冬瓜1元/斤、地瓜葉2元/斤、上海青3.2元/斤、空心菜2.9元/斤……此時,在貨架上,各類蔬菜擺放得整整齊齊,不少市民前來選購。
“種類很豐富,價格也便宜。”張女士邊挑選著蔬菜,邊對海南日報記者說道,“即使是暴雨天,買菜也不發愁。”
記者看到,當日瓊苑店內供應蔬菜有40余種。“今天到貨量約1700斤,比以往都要多。”店長吳小楊告訴記者,盡管持續暴雨,不少路段積水,但是平價菜的配送卻一點都沒耽誤。
早上5時45分,菜籃子的配送車輛便到達瓊苑店門口,配送員徐和恒幫著一起把分揀好的蔬菜搬到店內。
“下了一整夜的雨,為了保證蔬菜能及時配送到網點,我們所有的時間較以往提前了近1個小時。”徐和恒告訴記者,凌晨3時,他便接到通知,提前去位于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菜籃子網點配送區進行裝貨。
4時30分,裝載完成后,徐和恒便駕車出發了,“當時雨下得依然很大,為了確保配送安全準時,我們出發時間也提前了。”徐和恒告訴記者,按照指定線路依次配送,基本與以往到達網點時間差不多。
“當天,由菜籃子配送中心配送至各末端網點的蔬菜總量約50噸,較以往增加了20%左右。”海口市菜籃子集團倉儲配送部負責人蔡贊才告訴記者,集團采用大批量、點對點的配送方式,建立起規模化物流體系,有效保證了臺風暴雨等特殊情況下的調運效率。
暴雨天氣下,海口菜籃子大荒洋蔬菜種植基地的工人們也比以往更加忙碌,作為海口淡季主要蔬菜供應基地之一,該基地每天可為市場供應3噸至4噸綠葉菜。
上午11時,在基地大棚內,工人們正在加緊采收已經成熟的葉菜,“這些空心菜基本都已經成熟了,如果不及時采收,根莖泡水后葉子變黃就不能割了。”采收工人符女士說。
大棚外,工人們則忙著挖溝排澇。“持續的降雨導致土壤濕度飽和,給葉菜生長帶來一定的影響。”海口菜籃子大荒洋蔬菜種植基地生產負責人陳建華告訴記者,從前幾天開始,基地便加派人手,一部分負責排水排澇,一部分負責采收。
“目前基地共有140余位工人,我們已經提前打開閘門防止雨水倒灌,同時通過挖溝渠等措施將大棚內及大棚周邊雨水匯集到排水溝后,用大功率排水機器進行抽排,盡全力將暴雨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陳建華說。
陳建華告訴記者,待雨停后,基地將第一時間對棚內進行通風,并疏松土壤,確保基地能盡快恢復生產。
本文Hash:a002855399027d10da1bfd0f504388b297db9ce2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