潟湖水岸,千年漁港,一座形似“疍家帽”的博物館靜靜矗立。遠處,大大小小的漁船出海回港;近處,來來往 往的游客參觀游覽。這是不久前落成的海南疍家博物館,坐落于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傳統與現代融合,歷史與未來交匯,假期里,這里已成為海南旅游的新打卡點。
10月2日下午,上海游客柳絮一家三口從三亞驅車來到疍家博物館。進入展廳,一塊長30米、高6米的大屏呈現眼前,在半包圍式的沉浸式空間里,三折幕影片把疍家“生于南海、勇闖南海”的生活帶到觀眾眼前,柳絮此刻也深切感受到了疍家文化的魅力。
柳絮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前他們一家來三亞游玩,總會專程到陵水疍家漁排吃海鮮,但是對疍家文化的了解也僅停留在“以船為家的漁民”。“參觀了疍家博物館,我們對疍家的歷史、民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柳絮說,自己10歲的孩子逛完博物館后對疍家文化特別感興趣,強烈要求住一次疍家漁排民宿,“原原本本”體驗疍家人的生活。
海南疍家博物館運營專員劉青林介紹,該館自9月22日開館以來,已接待超過萬名游客,國慶節當天入館客流超過2000人次。據悉,海南疍家博物館是集旅游觀光、文化保護與文化創新為一體的綜合體,致力于打造成涵蓋生態、民俗文化的旅游綜合目的地,讓更多人了解疍家文化。
文化地標是一個地方的旅游名片。近年來,海南的文化旅游市場持續升溫,博物館、文化館、歷史建筑、書店書屋等各類文化地標成為熱門參觀地、網紅打卡地,與人們產生緊密的情感連接、文化認同。
入館的觀眾排起長龍,停車場一位難求,展廳內人頭攢動……假期里,海南省博物館人氣旺盛,前來參觀打卡的市民游客絡繹不絕。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29日至10月2日,省博物館共接待游客3.7萬余人,其中國慶節當天接待游客1.3萬余人,創省博物館日參觀人數新紀錄;10月1日、2日參觀人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411%。其中青年觀眾占總人數73.8%,成為“博物館游”的主力軍。
“帶孩子來博物館是我們的假期必選動作,這里不僅有歷史文物,還組織了各式各樣的活動,是孩子的第二課堂。”10月1日,海口市民賀柏柯帶著孩子來到省博物館,參觀展廳、參加“貼畫迎佳節”活動,表示希望通過逛博物館,讓孩子對家鄉有更深的認識。
假期里,不僅是室內的博物館受到熱捧,在民俗資源豐富的瓊州大地上,許多“天然博物院”也上了打卡的人氣榜。
走進東方市白查村,茅草鋪頂,草泥糊墻,一座座形似倒扣木船的船型屋錯落分布,給人一種原始、古樸的自然之美。許多游客慕名前來探訪這“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園”。
白查村里還有一家黎族文化館,這里有黎族的特色織錦和黎族陶藝品,在這里,游客可選購非遺產品,近距離感受黎族特色民俗文化。“這些黎錦編織或點綴的圍巾、提包、草帽很受歡迎,各式各樣的非遺文創產品已經融入了旅游消費、大眾生活的日常。”白查村黎族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
不僅有得看、有得買,白查村還拉長“旅游+”產業鏈,用好白查村的黎族文化招牌,打造了白查驛站,推出特色民宿、特色餐飲,讓游客親身體驗黎族文化。
“這個假期我們的民宿基本上都是滿房狀態。在吃的方面,黎家魚茶、撈葉蝸牛黎陶魚塊、白查炸蛋等美食都很受歡迎。”白查驛站餐飲負責人卞惟斌說,這個假期白查村的旅游很火熱,驛站每天都能有過萬元的經 營收入。
清水灣自由燈塔、海南富力海洋歡樂世界、日月灣濱海公路、海南大學儋州校區……不久前,《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熱映電影帶火了海南這些取景地。這個假期,不少市民游客跟著電影打卡,感受鏡頭感十足的海南。
10月2日傍晚,游客曲靜來到陵水清水灣自由燈塔,伴著夕陽余暉和燈塔來了一張合影,并配上文案發布在朋友圈。她說:“來陵水旅游,專門找到電影里莫沙燈塔的取景地,和電影來一場‘夢幻聯動’!”
本文Hash:15a25b6d1636652a946e68217b160cb14713e98f
聲明:此文由 沐 沐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嗨游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